No Exit (1944)

Rating: 8️⃣
Directed by: Jon Greenway
Starring: Alex Goldrich, Duy Nguyen, Zamera Amy Topolovec
Genre: Absurdist Theater, One-Act Drama, Experimental
Language: English

無路可逃(No Exit)舞台劇是由沙特在1944年所編寫。故事主要講述三個角色,一男兩女(加辛、伊奈絲、艾斯特),分別因做了不同的壞事而被送進了地獄。他們被分配在一個無窗無鏡的房間裡。他們不需要睡眠,也不會死亡。首位進地獄的是加辛(Garcin),他率先發現地獄的周圍不是什麼猛火或無窮的折磨,反而只是一個像酒店房間,放了三張沙發和一些較陳舊的家俱。這樣子就很奇怪了,難道地獄不是應該受苦、無窮無盡地受煎熬的嗎?沙特告訴我們,其實他們各自就是大家的地獄使者。透過他們慢慢開始的對話,他們感受到了「他人」的存在意義,他們都希望得到「他者」的認同,但即使得到後又要擔心其他人會否對自己改觀。

例如:伊奈絲(Inez)和艾斯特(Estelle)進來後,艾斯特告訴大家她很想要一塊鏡子,他很需要知道自己每天看起來怎麼樣。可惜,地獄中並沒有她所需要的鏡子,因此伊奈絲便告訴艾斯特可以做她的鏡子,每天如實地描述艾斯特她看起來怎麼樣。可是,艾斯特很快就發現了即使這樣她也依然沒有安全感,因為他不能斷定伊奈絲的品味是否和自己一致。

故事繼續講述主角們開始坦白自己做過的錯事,原來加辛是一名逃兵,生前對妻子十分不尊重,早出晚歸,甚至經常與一名混血的情婦到家裡夜夜笙歌。而伊奈絲(同性戀者)是殺人犯,她殺了自己的表哥,就為了獨佔他的妻子,但當她們二人生活時卻受不了內心的責備,打開了煤氣與其一起自殺。最後艾斯特則生前與貧困的情夫生了一個女兒,但儘管那個情夫很想要那個小孩,不希望因小孩影響自身生活的艾斯特還是狠心把女兒扔到窗外,情夫亦因而絕望地開槍自殺。
在坦白以後,艾斯特認為自己的美麗如果沒有男人的認同就毫無意義,於是她想得到加辛的認同,甚至想在伊奈斯的目視下直接與他親熱。有同性戀傾向的伊奈絲則希望得到漂亮的艾斯特的認同,奈可艾斯特只想得到異性的愛,對同為女人的伊奈絲的追求感到抗拒甚至有些懼怕。最後,加辛比起肉體的滿足,更重視他人對他的評價,身為逃兵的他希望希望有人承認他的勇敢,認同他的行為是建基於和平主義而不是懦弱,所以他很希望尋找稍微有些智慧的伊奈絲的認同。
三人就像旋轉木馬一樣,一方追求著另一方,卻無法真正靠近彼此。
最後,絕望的加辛瘋狂般拍打著房間的門,希望逃避這樣的「行刑」。後來地獄的門忽然真的打開了,加辛反而沒有離開,他緩緩退回房間,他決定留下來:因為就算正面對著地獄,他也有著說服伊奈斯的需求,否則他一生也只能成為伊奈斯眼中的「懦夫」。

沙特透過無路可逃希望帶出存在主義中「選擇」的概念:很多時候,我們是需要他人的,因為我們需要他人的評價以輔助我們了解自己(Johari Window - Unknown self)。儘管我們賦予了一個意義給我們的人生,但我們卻不能控制他人怎樣評論自己,比如有個人視藝術為他的人生意義,每天不停的畫畫、做雕塑,卻免不了旁人的冷嘲熱諷,「香港地,你做藝術? 有鬼用咩。」又或者如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所說:「體育界、宗教界對社會沒有貢獻」。我們少不免在確立了人生意義後,有其他人我們爭奪這些事的「意義」、「話語權」。而沙特就正正想透過此部舞台劇告訴我們,不要執於說服他人、爭取他人的認同,因為我們其實永遠走不出「他人」這個「地獄」。